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中现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硫酸、氯化钠四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随机编号为A、B、 C、D,按如下实验进行鉴别:
少骤一:取适量A、B、C、D四种试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①,观察到A、C溶液变为红色,B、D溶液仍为无色:
步骤二:另取适量A、C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通入无色气体②, A中出现白色沉淀,C中无明显现象;
步骤三:另取适量B、D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B中出现白色沉淀,D中无明显现象。
根据以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①②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测溶液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三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步骤二C溶液中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试液进行检测,请写出该检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无色酚酞 二氧化碳 Ca(OH)2 H2SO4 NaOH NaCl
【解析】
步骤一: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呈紫色);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性溶液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取适量A、B、C、D四种试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①,观察到A、C溶液变为红色,B、D溶液仍为无色;试剂①为酚酞试液,A、C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
步骤二:另取适量A、C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通入无色气体②,A中出现白色沉淀,C中无明显现象;则气体②为二氧化碳,A为氢氧化钙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易溶于水,不产生沉淀;
步骤三: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不能,另取适量B、D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B中出现白色沉淀,D中无明显现象。所以B是硫酸,D是氯化钠。
(1)由分析可知,试剂①②的名称分别是:①无色酚酞试液;②二氧化碳;
(2)待测溶液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A 、Ca(OH)2;B、H2SO4;C 、NaOH;D、NaCl;
(3)步骤三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证明步骤二中氢氧化钠溶液也与二氧化碳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试液进行检测,产生白色沉淀,原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检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图为“XX”高钙片商品标签图,小茗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取出10片钙片,研碎后放人小烧杯中,再加入50g稀盐,最终,烧杯中无固体剩余。在T0至T3时间段,测得小烧杯中反应剩余物的质量变化如下:
时间 | T0 | T1 | T2 | T3 |
反应剩余物质量(g) | 70 | 65 | 63.4 | 63.4 |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
【题目】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
A. 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 | B. 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C. 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 D. 软水中无泡沫,硬水中有大量泡沫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