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
(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右图)。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为反应物,理由是 。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填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答案】(1)①元素 ②分子 (2)①4Fe+ 3O2=2Fe2O3
②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隔绝空气 将棉线芯从烧杯中取出
(3)①2H2O22H2O+ O2↑ 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物理变化
(4)①CO ②灭火等
【解析】
试题分析:(1)①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②从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而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①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3O2=2Fe2O3②根据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降温至着火点以下,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下半段棉芯熄灭的原因是与空气隔绝,故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棉线芯从烧杯中取出,这样使棉线芯与空气接触
(3)①如图所示的装置明显适合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O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为反应物,理由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加以分开,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故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4)①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②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灭火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是初中化学的常见装置,用该装置可以完成不同的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①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②Ⅲ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为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赤铁矿粉末,利用一氧化碳进行还原.
①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了防止爆炸,在用酒精喷灯给B处加热前应该先 ,点燃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某同学为了测定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称取了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石粉末,并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获得了如下数据:
反应前 | 完全反应后 | |
方法1 | 玻璃管和赤铁矿粉末的总质量为m1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m2 |
方法2 | 试管和石灰水的总质量为m3 | 试管和试管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4 |
你认为他应该选择方法 (填“1”或“2”)的实验数据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质量分数,结果才更准确.
③用上述装置完成炼铁实验,有一明显不足,请改进 .
【题目】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请你根据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以 形式存在,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存在。金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作为矿石。铁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等,生产生活中常用金属矿物冶炼金属,而一般情况下,不选择黄铁矿(FeS2)来炼铁,原因之一是
原因二是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
(2)冬天使用的“取暖片”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3)第一种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它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完成上述制作工艺Ⅱ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氮气不参与反应): 。
②在制备纳米级Fe粉的工艺流程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第二种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MFe2Oy中Fe为+3价。
③比较X Y(填大于、对于或小于)
④该化学反应中SO2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4)为了研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组装好仪器后,检查气密性并在玻璃管中装入红色氧化铁粉末后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A.通一氧化碳
B.点燃给硬质玻璃管加热的酒精喷灯
C.点燃处理尾气的酒精灯
D.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焦炭和一氧化碳都能在高温下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试写出焦炭与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
④右侧尾气处理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⑤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炼铁厂生产出来的生铁(铁碳合金,其中含碳量2~4.3%)是否达到要求,取来了一些生铁样品,并取稀盐酸1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 1 | 2 | 3 | 4 |
稀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3 | 6 | 9 | 12 |
生成的H2质量/g | 0.1 | 0.2 | 0.25 | m |
Ⅰ上表中的m的数值为 。
Ⅱ试计算这种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题目】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 白葡萄汁 | 苹果 | 牛奶 | 玉米粥 |
pH | 3.5﹣4.5 | 2.9﹣3.3 | 6.3﹣6.6 | 6.8﹣8.0 |
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