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对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可以为H2CO3或_________:
(2)常温下,CO2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C和CO都可以将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冶炼出来是因为它们都具有_____性;
(4)以下除去CO2中少量的CO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焦炭
c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答案】CaCO3 CO2 +H2O=H2CO3 还原 c
【解析】
本题考查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应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进行解答。
(1)从图框可知物质X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实现相互转化方法有两种: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碳酸盐与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物质X的化学式可以为CaCO3。
(2)常温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CO2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H2O=H2CO3:
(3)C和CO都可以将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冶炼出来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制得金属。
(4)以下除去CO2中少量的CO方案中,a将混合气体点燃,因为混合气体中没有氧气,不能点燃除去一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焦炭,二氧化碳会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除去一氧化碳,反而除去了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6g胆矾(CuSO4·5H2O)晶体,研细后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上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试管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甲乙的因素均忽略。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氯酸钾(KClO3)质量/g | 其他物质质量/g | 待测数据 |
1 | 2 | / | |
2 | 2 | 氧化铜(CuO)0.5 | |
3 | 2 | 二氧化锰(MnO2)0.5 |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表格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l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_____。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表明,加入氧化铜(CuO)后产生氧气(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 氧化铜(CuO)能加快氯酸钾(KClO3)的分解 |
①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