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 探究水的组成

D. 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答案】D

【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时,U型管左端液面上升,右端下降,可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故A正确;

B、倾倒二氧化碳的一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B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铜、AgNO3溶液中,铁均能与硫酸铜、AgNO3反应,置换出铜、银,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D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可燃物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产生,在空气中燃烧却有火焰产生;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无黑烟(主要成分为炭黑)生成,在空气中却有黑烟生成。同学们对此开展了以下探究:

1)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阅资料)木炭在空气中发生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_____

3)蜡独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

(提出问题)导致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

甲同学:可能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乙同学:可能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写出一种即可)有关。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收集体积分数为52%的氧气于钟罩中,再将蜡烛点燃立即罩上钟罩;几秒钟后,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发现刚开始时白瓷板上没有明显现象,过一会后有大量的炭黑出现,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正确。

4)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的目的是_____

乙同学直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钟罩中,再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出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初始阶段蜡烛发生的是完全燃烧,结合曲线说明理由:_____;后续阶段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的原因是:_____

6)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除浪费资源外,还会造成的危害是_____(写一种即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