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实验课上,同学们将CO2通入到Ca(OH)2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出猜想】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1)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 , C中 , D中水槽中的水部分进入烧瓶。
(2)小宁对小明的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利用方案A,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丽的改进方案是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来验证猜想,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猜想正确


(4)【得出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软塑料瓶变瘪;气球变大
(2)CO2能溶于水,也会导致试管中液面上升;取等体积的试管充满CO2 , 倒扣在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中。
(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4)CO2+2NaOH= Na2CO3+ H2O。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所以B中软塑料瓶变瘪;C中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气球变大;(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小华的设计不严密;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还需设计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比较液面上升的高低)通过对比推导出正确的结论;(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可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无气体生成。【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 H2O。
所以答案是:软塑料瓶变瘪;气球变大;CO2能溶于水,也会导致试管中液面上升;取等体积的试管充满CO2 , 倒扣在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CO2+2NaOH= Na2CO3+ 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一种奇妙的蜡烛,点燃后怎么吹也吹不灭,它看上去和普通蜡烛一样,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蜡烛持续燃烧呢?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是在烛芯上包裹一层一种金属与少量稀土元素形成的合金粉末,着火点为150℃。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蜡烛一熄灭,未降温的金属就燃烧起来,从而再将蜡烛引燃。
(1)【思考与解释】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2)【实验探究】小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铜、铁、镁或铝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成分,请你与他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注:不考虑粉末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⑴提出问题:蜡烛芯内的金属究竟是什么?
⑵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铜;
猜想二: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铁;
猜想三: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镁;
猜想四:
(3)实验验证: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出烛芯内的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金属是银白色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观察现象

有红色物质析出

该金属可能是镁

a.请写出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仅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证明该金属一定是镁,请说出理由
(4)讨论交流:
下图是小莺利用数字实验测定的金属与酸反应时装置中压强的变化曲线。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一中为什么铝条与酸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压强变化不大?
②从图一、图二的曲线中找出一条有意义的信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