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1)甲小组实验中,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是或否)平衡;此反应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____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

【答案】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 遵守 等于 催化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解析】

{讨论与探究}(1)甲小组实验中,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故填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

2)①乙组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装置中逸出,可观察到现象是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偏向右盘,天平不平衡,故填否;

此反应中,天平失去平衡是由于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的,因此该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填遵守;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填等于;

该反应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填催化。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故填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而是原子重新组合得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填原子;

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存在质量守恒定律,故填种类、数目、质量。

{反思与交流}通过对以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得到的启示是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故填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取暖贴是冬季常用的一种防寒用品,可快速缓解并消除各种畏寒疾病引起的疼痛,图示为某品牌取暖贴,小明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该黑色固体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氧化铜、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为了确定该黑色粉末的成分,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该黑色粉末肯定含有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__

②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

(反思评价)(1)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取暖贴发热是因为铁粉在氯化钠和水的作用下能加快氧化,放出热量。该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拓展创新)小明利用该原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碳粉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L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70

_________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