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
(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三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
(4)实验四中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_____;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请你将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措施为_____。
【答案】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 引流 滤纸破损或倾倒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答案合理即可) 酒精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 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使锥形瓶内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大气压,冲开瓶塞 将锥形瓶上单孔塞中的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外端扎上一个气球(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不易点燃;
(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体飞溅,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倾倒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实验三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温度升高,酒精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
(4)实验四中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使瓶内气体膨胀,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大气压,冲开瓶塞 ;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改进的措施为:将锥形瓶上单孔塞中的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外端扎上一个气球。
【题目】小明发现他戴的铜质眼镜架表面变绿了,经过咨询老师知道是生成了铜锈。小明和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探究1:铜锈由哪些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铜锈受热易分解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铜锈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绿色固体变为黑色。
根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和_____。
探究2:铜发生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实验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2)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3)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为验证猜想,请在图中将实验⑤补充完整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6)对实验进行反思后,同学们认为实验_____可以不用进行。
(7)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铜发生锈蚀的方法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