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⑴ 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
⑵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⑶ 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⑷ 资料显示,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有相似性,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A、B液面保持水平 B 12cm 偏大 NaOH溶液 NaOH+CO2→Na2CO3+H2O
【解析】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A、B液面保持水平;(2)选项中只有木炭与氧气反应能产生气体,因此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3)液面至A装置的15cm刻度处后,A装置内气体的高度为15cm,其中氧气约占15cm×15=3cm.因此反应完成后,A中液面应上升至15cm-3cm=12cm处;若液面升至11cm处,则15cm-11cm=4cm>3cm.说明实验结果比理论值偏大;(4)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NaOH+CO2→Na2CO3+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如图
[供选试剂] 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10%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进行实验] 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 论 |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加入_______ ②________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反思] 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1 | 2 |
反应物 | 6% H2O2 | 6% H2O2 |
催化剂 | 1g 红砖粉 | 1g MnO2 |
时间 | 152s | 35s |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 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 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和_____是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