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甲、乙、丙、丁为常见化合物,A、B为单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答案】水 CO CO2+Ca(OH)2=CaCO3↓+H2O 单质 氧化物 充足的氧气 红色溶液变成紫色
【解析】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甲是甲烷,甲与A,B与A能燃烧,则A是氧气,丁通电生成A、B,则B是氢气,丁是水,乙与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则乙是二氧化碳,丙与乙可以相互转化,则丙是一氧化碳;
(1)由分析知丁是水,丙是一氧化碳(CO);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其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由丙转化到乙,则试剂X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氧化铜等物质,所属的类别分别是单质和氧化物;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会发生碳酸分解的过程,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成紫色;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②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③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然后滴加过量稀盐酸 | 有 ______ 产生 |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 ______ |
再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小华认为上面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讨论后,又进行如下实验:
取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氢氧化钠。
(交流反思)实验探究中,能否用氢氧化钡溶液替代氯化钡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