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B.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C.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D.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答案】A
【解析】
A.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变小,选项正确;
B. 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抗腐蚀性的金属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阻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选项错误;
C.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选项错误;
D. 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选项错误。
故选A。
【题目】央企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粉作灭火剂。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是否为报道中的“假干粉”。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 | 粉末逐渐溶解 | 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
乙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_____ |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某小组同学利用灭火器进行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猜想2:残留主要成分是________。
(设计方案)某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加热残留物质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2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1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设计实验方案要思维缜密,考虑周全。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张聪以“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为课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有关空白。
资料: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步骤和方法)(1)点燃两支 _____ 的蜡烛(实验自变量)。
(2)用两只 _____ 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控制变量),用秒表计时.重复实验四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蜡烛燃烧的时间 | |
高蜡烛 | 矮蜡烛 | |
第一次 | 23″18 | 26″06 |
第二次 | 23″19 | 24″94 |
第三次 | 20″02 | 21″45 |
第四次 | 15″16 | 19″10 |
(3)(结论)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对结论的解释)原因可能是_____。
(4)(反思)得出的结论和原来的猜想恰好相反,原来猜想的依据是_____。
【题目】化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下表列出了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一些pH及一种主要成分(其他成分未列出)。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名称 | 食醋 | 白酒 | 白糖水 | 石灰水 | 纯碱溶液 |
主要成分 | CH3COOH | C2H5OH | C12H22O11(蔗糖) | Ca(OH)2 | Na2CO3 |
溶液PH | 3 | 7 | 7 | 11 | 10 |
试回答:(1)将上面①—⑤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2)当有人被蚊虫(体内含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
【题目】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中,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安全 | B初中化学中有关“三” |
酒精灯碰倒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稀纯碱溶液 | 农作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N、P、K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电子、质子、原子核 |
C化学与生活 | D食品安全 |
区别布料是羊毛或合成纤维,用灼烧的方法 锁头不易打开,往锁孔里撒入少量铅笔芯粉 |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保鲜 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
A.AB.BC.CD.D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_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
B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 加适量的稀盐酸 |
C |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D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