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1)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①如图所示,小明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实验,根据图示可知,小明是把_____加入到了另外一种溶液中。
②写出A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从B点到C点,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的现象,为了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应该如何操作_____?
(4)为探究盐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同形状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
【答案】 稀盐酸 NaOH、NaCl 减小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当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入稀盐酸,此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时放出热量
【解析】
(1)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盐酸呈酸性,而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起始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判断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从图中可以判断当加入溶液为5g时,溶液呈碱性,即加入的盐酸量不足,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B点是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变,随着盐酸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3)为了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向加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则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
(4)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金属单质和酸反应放热。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活动。
探宄活动一: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活动二:探究溶液B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 NaOH;猜想②:;猜想③:NaOH和;猜想④:NaOH和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小强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溶质一定含有NaOH。
小强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溶质是。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不能确定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请指出小明同学结论的不足之处是______。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③正确 |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铜溶液。 | ______ |
(反思与拓展)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碱石灰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一定含有NaOH
B 一定含有
C 一定含有CaO
D 至少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
【题目】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 向一定量氯化铵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t℃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A. AB. BC. C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