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在连接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_____是否良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仪器“?”的名称是_____。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可以制取、检验、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各导管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 (填选项) 。
A a→c→d→e→f→b
B a→d→c→f→e→b
C a→e→f→c→d→b
实验中会观察到E、F装置内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_____, 压强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3)如下图所示,小冰利用中间内凹,上下连通的棒冰软外壳组装了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
【答案】A 气密性 锥形瓶 C (量)增多 变大 可以随意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或操作简单或废物利用或环保或节约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提供的药品中有高锰酸钾,故可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故需选择可以加热的发生装置A;
连接好装置后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二氧化碳由B装置产生,经由F装置检验,再由E装置干燥,最后用D装置收集,故各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e→f→c→d→b,故选C;
E、F装置内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增多, 压强变大;
(3)与B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随意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或者操作简单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高新一中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热分解实验。小组同学称取此晶体样品39.2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组装出如图装置时行热分解实验。
(1)[查阅资料]
①硫酸亚铁铵晶体[Fe(NH4)x﹒(S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在100°C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C完全分解为铁的某氧化物、SO2、SO3、NH3和H2O。
②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NH3、SO3和H2O,C装置可以吸收SO2、CO2等气体。
②碱石灰具有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①根据资料内容,硫酸亚铁铵晶体化学式中的x=_____;
②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
(2)[实验过程]
①实验开始时先能一-段时间N2,分别称量装置B、C的质量。
②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并持续通N2。
③停止加热,继续通N2直至装置冷却。
[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表。
温度/°C | 室温 | 100 | 500 |
B装置/g | 200 | y | 228 |
C装置/g | 100 | 100 | 103.2 |
①表格中y=_____。
②铁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讨论交流]
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N2,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N2至装置冷却的目的是:可以_____和_____。
(4)[实验反思]
如果没有装置:最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对C装置数据可能的影响是_____(填“无法确定”、“偏大”、“不变”、“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