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图a中将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预先将铜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火焰不会熄灭。
(2)图b中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不仅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
,可见,同样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反应条件不同
【解析】
(1)因为铜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铜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从而使得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
故答案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
故答案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通过对两个化学反应的对比,发现它们的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故答案为:反应条件不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I . 碎瓷片能防爆沸,碱石灰能作干燥剂。II.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III. 铁的氧化物中,只有Fe2O3是红棕色,其余均为黑色,只有Fe3O4能被磁铁吸引。
【推断】(1)观察到D中黑色固体变红,则B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探究B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初步探究】B装置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样,加入______(填试剂) | 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含量测定】取B装置中剩余黑色固体5g,与足量的CO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为4.36 g,则原剩余黑色固体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