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密切。
(1)据报道,由于近期气温骤降,某地民工在不通风的工棚中烧木碳烤火,发生了中毒事故。你认为使他们中毒的物质最有可能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学习化学,方法千万条,写好方程式第一条:掌握不牢固,考试两行泪”.请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 置换反应
【解析】
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2)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样品中其他成分 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数据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
32g | 60g | 83.2g |
请计算: (1) 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 g.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_____(计算题中也会要用到化学力程式啊。看来,化学方程式非掌握不可。此刻,希望你能“破涕为笑”,愉快地结束本堂考试,祝你好运! )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标签模糊了(如图1)。为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2:可能是碳酸氢钠;
猜想3:可能是碳酸钠;
猜想4:可能是氯化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稀溶液显碱性;②碳酸氢钠稀溶液不与氯化钙稀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亮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1正确,猜想4不正确 |
小丽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与试管中,倒入3mL稀盐酸 | 立即产生气泡 | 猜想_____不正确 |
(交流讨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亮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请说出理由:_____。
(2)为确定无色溶液到底是什么,小强同学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氯化钙溶液,边加边震荡,观察到_____现象。由此得出猜想3正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小丽和小强都是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为什么现象不尽相同呢?
(延伸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强和小丽分别用下面的数字化技术分别测量密闭容器中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所用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相同,稀盐酸的浓度也相同)。
小强和小丽分别从注射器中缓慢滴入盐酸,记录数据。小强用图2装置得到的数据如图4,小丽用图3装置得的数据如图5。
(交流评价)
(3)由图4图5可知,所用两种溶液碱性强的是_____(写化学式)。
(4)c点的溶质是_____。
(5)将图5和图4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判断b点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此结论可以解释小强第二次实验开始时无明显气泡产生的原因。
(6)由图4可知,当稀盐酸加至80mL时,Na2CO3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小于7,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