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你和同学一起探究井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步骤一 | 步骤二 | |
实验1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实验Ⅱ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步骤二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反应原理可以用字母表示:AB+CD=AD+C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表格中给出了20℃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 溶解度(s)/g |
NaOH | 17.3 |
Na2CO3 | <0.01 |
根据表格,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______________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l2+Na2CO3═CaCO3↓+2NaCl 将CO2通入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解析】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因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是可溶于水的所以无现象,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是生成的碳酸钠与加入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
[拓展延伸]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碳酸钠在乙醇中不能溶解,故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将CO2通入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故填: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题目】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称量5g氢氧化钠固体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 |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C | 检 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 分别取两种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A. AB. BC. CD. D
【题目】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8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3D. 反应后的x的质量为0
【题目】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请写出生活中常见金、银、铜、铁、铝五种金属的元素符号:
金 | 银 | 铜 | 铁 | 铝 |
___ | ____ | ___ | ___ | ___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金刚石 | 氨气 | 五氧化二磷 | 二氧化锰 | 碳酸氢铵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