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称量5g氢氧化钠固体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 |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C | 检 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 分别取两种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试题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此项错误。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但过量的碳酸钠则成为新的杂质此项错误。。C因为酚酞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如显红色,则为碱过量;如显无色,则可能是酸性或中性。即:无法区分二者是恰好完全反应还是酸过量。此项错误。D 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者现象不同,可进行鉴别。此项正确。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7(填“等于”、“小于”、“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NaOH; 猜想三:___。
(交流讨论)你认为猜想__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1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产生。 | 猜想三成立 |
方案 2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 |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三成立,你认为还可选择的药品是__(填字母序号)
A BaCl2溶液 B Cu C Fe2O3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宏观现象 | 微观解释 | |
A |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 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 |
B |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 |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
C |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D |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 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
A. AB. BC. CD. D
【题目】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③氯化镉能溶于水
(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 _____ |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_____ | 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
实验结论:镉、铜、银活动性顺序:_____;
(回答问题)
(1)实验之前都要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
(2)写出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芳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能得出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你和同学一起探究井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步骤一 | 步骤二 | |
实验1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实验Ⅱ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步骤二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反应原理可以用字母表示:AB+CD=AD+C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表格中给出了20℃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 溶解度(s)/g |
NaOH | 17.3 |
Na2CO3 | <0.01 |
根据表格,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______________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