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兵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4)结论是                                                               
【评价与反思】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1)Zn + H2SO4 = ZnSO4 + H2
(2)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即产生氢气体积
(3)①③或②④
(4)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反应快
(5)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化膜、油污等,覆盖在锌粒表面,从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少,反应逐渐变慢
(6)温度或催化剂等

解析试题分析:(1)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2)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e→g,通过氢气将水排到量筒内,所以量筒的作用是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即产生氢气体积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那就要控制其他的量要相同,所以选择①③或②④
(4)通过①③或②④比较,随着硫酸质量分数的增大,在3分钟内收集到的氢气体积也增多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通过①②或③④比较,可得出结论:锌片比锌粒反应快
(5)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化膜、油污等,覆盖在锌粒表面,从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少,反应逐渐变慢
(6)影响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或催化剂等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分)下图为用镀锌铁片制成的日常用品。镀锌铁是指通过镀锌工艺在铁皮上进行镀锌而制成的一种产品,热镀锌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家电、车船、容器制造业、机电业等,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为测定铁片镀锌层的厚度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⑴ 剪取一片镀锌铁片,量得长度=2.0cm,宽度=1.9cm。
⑵ 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0.857g。
⑶ 实验中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200mL(密度=1.05g/mL),需要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1.18g/mL)       mL(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然后稀释。
⑷ 将镀锌铁片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中。当观察到               ,可以判断镀锌层恰好反应。
⑸ 将溶液中的铁片取出清洗、擦干、烘干后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0.837g。
【计算结果】
⑴ 铁片镀锌层的质量有       g。
⑵ 已知锌的密度7.1g/cm3,计算出铁片镀锌层厚度mm(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
【实验反思】
实际计算结果偏大,同学们分析,这是因为很难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镀锌层恰好反应,造成镀锌铁片浸泡在盐酸中时间       。(填“偏长”、“偏短”)
【实验改进】
资料卡片:如图1所示,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放入酸碱盐溶液中,会有电子的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将上述实验改进成如图2的装置,当观察到       ,此时锌层恰好反应。

(9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
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检查导电性        c.镁条      d.硝酸银溶液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
序号
水样(稍浑浊)
体积(mL)
实验操作
观测
时间
实验现象

20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20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得出结论】实验        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       证明K+无净水作用;
猜想    成立。
【交流反思】(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①和④是多余的,你           (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          (填“能”或“不能”)把实验③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实验与探究】
(1)分析: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变质,变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     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_________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______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阅资料】①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③NaOH溶液可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入(如图①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②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③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              ,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h2,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①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                                   。(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