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同学们开展了有关金属活动性及相关反应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小丽提供了一份不完整的金属活动顺序表,如下
金属①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镍(Ni)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常用于电镀。小刚为比较镍、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小刚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镍>铁>银
猜想二:________
猜想三:铁>银>镍
(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如下。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设计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镍片上有细小 的气泡生成 |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镍位于H之前 |
实验2 | 将铁片加入到NiSO4溶液中 | 铁片上有松散的固体生成 | 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三):小聪同学将锌和银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所得混合物进行了探究。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聪欲将充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他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取分离后所得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分离所得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铁>镍>银 将镍片加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说明铁比镍活泼 过滤 锌、铜、银
【解析】
[探究一]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推知,①是铝,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一:镍>铁>银和猜想三:铁>银>镍可知,猜想二是:铁>镍>银;
[实验验证]将镍片加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镍片上有细小的气泡生成,说明镍位于H之前;
将铁片加入到NiSO4溶液中,铁片上有松散的固体生成,说明铁比镍活泼;
[探究三](1)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滤可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
(3)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锌,所以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铜,还有未反应的银。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将“曼妥思”糖投入碳酸饮料瓶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并带着饮料从瓶口喷出,形成一定高度的“喷泉”。这是由于瓶内气压增大造成的。
[提出问题]瓶内气压增大与什么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1: 25°C时,将“曼妥思”与50mL碳酸饮料混合,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0s至60s时增大的压强值( 装置如图)。
实验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曼妥思”数目/颗 | 1 | 2 | 3 | 4 | 5 | 6 |
60s时增大的压强值/kPa | 3.91 | 6.19 | 6.53 | 7.42 | 8.67 | 10.60 |
实验2:将“曼妥思”与50mL碳酸饮料混合,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0s至60s时增大的压强值。
实验序号 | “曼妥思”数目/颗 | “曼妥思”形状 | 温度/°C | 60s时增大的压强值/kPa |
2-1 | 4 | 每颗切成4等份 | 25 | 10.67 |
2-2 | 4 | 每颗切成4等份 | 37 | 18.75 |
2-3 | 4 | 每颗研碎成粉末 | 37 | 23.58 |
2-4 | 6 | 每颗切成4等份 | 25 | 13.86 |
2-5 | 6 | 每颗研碎成粉末 | 25 | 20.57 |
2-6 | 6 | 每颗研碎成粉末 | 37 | 25.46 |
[解释与结论]
(1) “曼妥思”与碳酸饮料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2中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知“曼妥思” 形状会影响60s时增大的压强值。
(4)实验2-3的压强值大于实验2-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相同条件下, “曼妥思”研碎后,测得压强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依据实验2分析,用“曼妥思”和碳酸饮料进行“喷泉”实验,为形成明显效果最好选择37°C、50mL碳酸饮料和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