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是澄清的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现在提供下列试剂:①无色酚酞溶液;②碳酸钾溶液;③稀盐酸;④硫酸铜溶液;⑤氢氧化钡溶液;⑥硝酸钾溶液;⑦氯化钡溶液.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试剂,用三种方法鉴别两种溶液.
方法 | 所用试剂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1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碳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 稀盐酸 产生气泡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
解:碳酸钾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纯碱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碳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可以鉴别;
稀盐酸能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
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澄清的石灰水不反应,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
【题目】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 括号里是要除去的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铜粉(木炭粉) |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 |
B | 二氧化锰(氯化钾)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 加入稍过量的盐酸、蒸发 |
D | 一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和浓硫酸 |
A.AB.BC.CD.D
【题目】梧州市某中学的化学学习小组在做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分别往3支试管中各滴入3mL1%的稀盐酸,再分别加入一定长度已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实验报告记录如下:
试管 | 甲 | 乙 | 丙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发热,镁条溶解,无沉淀生成 | 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发热,镁条溶解,出现少量白色浑浊 | 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发热,镁条溶解,出现较多灰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1)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一个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物质的异常现象,且这种白色沉淀的多少与_____有关.
(提出问题)
这种灰白色物质是什么?请你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深入探究。
(查阅资料)
(1)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2)氢氧化镁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讨论)
(1)小吴认为灰白色物质是未反应完的镁碎屑,大家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_____。
(2)小周认为灰白色物质是因饱和而析出的氯化镁晶体。并取少量灰白色固体于一支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另取另一支试管加入等量氯化镁晶体,同样也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发现氯化镁晶体完全溶解而灰白色固体沉淀未见明显减少,从而否定了小周的猜想。小周上述的验证方法称为_____法.
(3)小施认为灰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镁。对于在盐酸的体系中怎么会有碱的存在,小施的解释是,由于镁条的用量较多,当盐酸耗尽后,镁条继续与水反应的原因。镁条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当大家取一些灰白色物质放入水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时,并未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的现象,从而否定了小施的猜想。
(4)大家尝试着往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硝酸,发现固体能溶解,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有_____离子。另取少量灰白色固体加热,发现固体分解所得气体冷凝后会产生大量水滴,说明固体中含有氧元素和_____元素。通过上述探讨,大家依然不清楚灰白色物质是什么,于是向老师请教,老师笑而不语,建议他们上网查找答案。通过网络查找,同学们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反思与交流)
经过上述的探究,大家一致认为,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异常现象,此时我们不应简单放过,而要大胆猜想,严谨验证,并多从网络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题目】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的显现出红色。
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
④已知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假设猜想)
(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作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溶质有CaCl2和HCl
猜想3:溶质有CaCl2, HCl和FeCl3
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_____。 | 溶液没有变红 | 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 |
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 _____ | 猜想2成立 |
(反思评价)
(1)上述步骤2中,小明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检测废液的pH来判断是否含有HCl。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其原因是_____。
(2)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
【题目】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
A 面粉 B 鸡蛋 C 花生油 D 豆芽
(2)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化学合成材料的有___________
A 保鲜膜 B 不锈钢碗 C 涤纶围裙 D 陶瓷盘子
(3)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发现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 B 霉变大米洗净后煮熟食用
C 用活性炭使硬水软化 D 用食醋鉴别食盐与苏打
(4)炒菜一段时间后,油烟机上出现油滴。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有___________
A 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B 分子间隔先增大后减小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6)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了___________作用。
(7)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以下是豆浆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钙 | 铁 | 维生素A |
质量分数/% | 96.0 | 1.8 | 0.7 | 1.1 | 0.01 | 0.0005 | 0.015 |
①豆浆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
②营养素中的钙、铁是指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元素”);人体若缺乏铁易患有__________.
③在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