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3分)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

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入稀盐酸质量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g)

18

110.8

120

已知:NaHCO3+HCl== NaCl+H2O+CO2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NaCl的质量。

【答案】(1)93.3%(2)12.9g

【解析】

试题分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18+110.8-120=8.8 g

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

NaHCO3+HCl= 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8.8g

X=16.8 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Y=11.7g

样品中NaCl的质量==18g -16.8 g =1.2 g NaCl的总质量==1.2g+11.7 g=12.9g

答: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93.3%,反应后所得NaCl的质量为12.9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10分)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右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图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图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称量F的质量;

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

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

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在步骤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