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A实验中,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若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B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C实验还必须补充一个实验:_________,补充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易生锈。
【答案】长颈漏斗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铁钉与水接触 与水和氧气接触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常用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液体药品稀盐酸在常温下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热法,所以应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3)两种可燃物都接触了氧气,但是实验B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探究铁锈蚀条件,铁在同时接触氧气、水会生锈,则根据对比实验的思想,应该设计实验对比铁在干燥的空气(或氧气)、在与水接触、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三个实验。从而可以分析出,铁在同时接触氧气、水的时候很容易生锈。故答案为:铁钉与水接触、与水和氧气接触。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兴趣小组借助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
(1)该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容积共20mL,导管横截面积约为1cm2。充分反应后,形成稳定液柱时,测量液柱高度为4.1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现对影响铁钉生锈速率的因素作如下分析。
[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酸碱度;
假设二:NaCl溶液的浓度;
请你再提出一种影响铁钉生锈快慢的因素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控制铁钉用量等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
pH | 2.0 | 5.5 | 6.0 | 6.5 | 7.0 | 8.0 |
液柱高度(cm) | 0 | 0.6 | 4.1 | 4.1 | 4.1 | 4.1 |
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 | 3.0 | 3.0 | 5.1 | 5.3 | 15.6 | 17.5 |
[实验结论]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实验的pH的最佳值是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采取何种方法进一步缩短实验时间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 1 所示实验。
①通过观察实验 A、B、C 中的现象,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得出结论: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实验 D 和 E 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盐溶液和酸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铁跟醋酸(CH3COOH) 反 应生成醋酸亚铁[ (CH3COO)2Fe ]和氢气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假设)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I.___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含量;
Ⅲ.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探究)每次取两套如图 2 所示的装置,编号为甲、乙。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影响 因素 | 实验设计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I. | 装置甲放入 25℃恒温环境中, 装置乙放入 40℃恒温环境中。 |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 U型管中液面均由 b 处上升至 a处,所需时间甲>乙 | ____________ |
II. | 在相同温度下,向甲、乙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 | 铁钉均锈蚀,且 U 型管中液面由 b 处上升至 a 处,所需时间甲___________乙 |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
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 U 型管中液面均由 b 处上升至 a 处,所需时间甲<乙 | 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铁的锈蚀速率加快。 |
(反思与提高)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 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 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题目】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操作二的名称是__.
(2)固体A中一定含有__.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且能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__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__ | 猜想③正确 |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 一定有
B 一定有Na2CO3
C 一定有CaO
D 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