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 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写出B点、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为 _________ 、_______ 。
(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4)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可以把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5)完成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答案】单质 NO HNO3 F 组成是否单一 取样,分别放入研钵内,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一只研钵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另一只研钵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氯化铵;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氯化钾。
【解析】
(1)A点元素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
(2)B点是正二价的氮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E点是+5价氮元素组成的酸,是硝酸,化学式分别为:NO;HNO3;
(3)硝酸钾属于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表示的是F点;
(4)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5)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能与碱性物质结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氯化钾不能,方案如下:取样,分别放入研钵内,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一只研钵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另一只研钵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氯化铵;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氯化钾。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1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20g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0 | m | 4.0 | 2.0 | 1.2 | 1.2 |
求:(1)表中m的值为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_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① | 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②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猜想____成立 |
(反思与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①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氯气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应用)
(1)二氧化锰不仅能做催化剂,还可以做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H2O+Cl2↑,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该反应进行一小段时间后就不再产生气泡,此时反应物还大量存在,兴趣小组同学猜想是盐酸浓度变小了,造成反应停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将(1)中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5%的过氧化氢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滤液中的什么物质催化了过氧化氢分解,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不写出现象及结论)。
猜想一:______;猜想二: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