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C.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D. 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
【答案】A
【解析】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电性较弱,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是0,继续加入稀硫酸,导电性增强,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A。
【题目】“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 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写出B点、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为 _________ 、_______ 。
(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4)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可以把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5)完成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题目】实验探究: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准备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Ⅱ.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 | 猜想_____不成立 |
② |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二次_____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 猜想_____成立 |
(实验反思)
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 不加过氧化氢酶 | |||||
反应温度/℃ | 25 | 37 | 42 | 25 | 37 | 42 |
收集到气体体积/mL | 39 | 56 | 60 | 5 | 5 | 5 |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
要证明某物质是催化剂,还需要证明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