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在提取Mg的过程中,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

【答案】Ca(OH)2(氢氧化钙) Mg(OH)2 MgCl2Mg+Cl2 后者是经过富集和分离后的溶液(或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溶质,氯化镁的浓度很低)

【解析】

1)试剂A最好选用氢氧化钙,这是因为氢氧化钙价格较低,并且制取氢氧化钙的原料丰富;
沉淀B是氢氧化镁,试剂C是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2
故填:氢氧化钙;MgOH2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相比,海水中的MgCl2浓度低,并且含有多种杂质.
故填:海水中的MgCl2浓度低,并且含有多种杂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主要成分碳酸钙由_____种元素组成.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

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_____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入10片钙片和水;

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A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_____

2)同学们都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橡胶管E的作用是:_____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_____,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_____(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