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
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___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静置 | ①_____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探究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还能吸收酸性气体;
(设计实验)根据如图的装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1)如图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准确称量5.0g的纯碱样品加入A中的锥形瓶,并在各装置中加入足量药品。
(2)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通入已除去氮气一会儿,再连接上装置B和C。
(3)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氮气一会儿。
(5)将反应后B装置内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反思)
(1)实验设计中若没有装置C则本次测定的实验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老师在查看小组的实验设计后指出,该实验设计即使各步骤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测量数据准确,但最后的结果也会偏小,请你分析原因。_____。
【答案】Na+、Cl﹣、Ba2+、Ca2+、OH﹣ 有沉淀存在,不可能有H+ 酸碱优先反应,如果所加盐酸过少,被碱全部消耗,没与CO32﹣反应 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OH﹣ Cl﹣、Na+、CO32﹣、OH﹣ Na2CO3+2HCl=2NaCl+H2O+CO2↑ 偏大 实验结束后通入的氮气时间过短,没有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解析】
探究一:
猜想假设: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故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不含有氢离子;大烧杯底部有沉淀,Ba2+、Ca2+与CO32﹣反应能产生碳酸钡、碳酸钙沉淀,上层溶液中Ba2+、Ca2+与CO32﹣不能共存,故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5中,它们分别是Na+、Cl﹣、Ba2+、Ca2+、OH﹣;
分析讨论:
(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H+会和CaCO3或BaCO3沉淀反应,生成气体逸出,故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有沉淀存在,不可能有H+;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酸碱优先反应,如果所加盐酸过少,被碱全部消耗,没与CO32﹣反应;
设计实验:
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OH﹣;
实验结论:
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Na+、CO32﹣、OH﹣;
探究二: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
(1)装置C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B造成生成沉淀的质量偏大,实验设计中若没有装置C则本次测定的实验结果会偏大;
(2)老师在查看小组的实验设计后指出,该实验设计即使各步骤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测量数据准确,但最后的结果也会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实验结束后通入的氮气时间过短,没有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