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核电荷数为1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原子结构角度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上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氩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离子符号:铝离子________。
(3)写出符号:3个氧分子________。
(4)一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该氯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
【答案】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 最外层电子数为8 Al3+ 3O2 20
【解析】
(1)从原子结构角度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上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各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且都有三层电子;②氩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氩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在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Al3+;
(3)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氧分子:3 O2;
(4)一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该氯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37-17=20。
【题目】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
序号 | KClO3的质量 | 其他物质的质量 | 温度 | 氧气的体积 | 反应所需时间 |
① | 10.0 g | 330 ℃ | 100 mL | t1 | |
② | 10.0 g | CuO 1.5 g | 330 ℃ | 100 mL | t2 |
③ | 10.0 g | MnO2 1.5 g | 330 ℃ | 100 mL | t3 |
④ | 10.0 g | MnO2___g | 380 ℃ | 100 mL | t4 |
(1)若t1>t2,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变。
(2)写出实验④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实验④中MnO2的质量为_________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4)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题目】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8 | 110 |
(1)如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温度t的范围应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20℃之间 B 20℃~30℃之间 C 30℃40℃之间 D 40℃~50℃之间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 NaCl和KNO3固体,再加热到60℃时(假设溶剂不损耗),加热前后,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变大
D 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