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____(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_。(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密度小(质轻等) Cu2+和H+
【解析】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故选b。
(2)铝锂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和密度小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其化学方程式:。
②有氢气产生,说明金属铝和硫酸反应,则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和H+。
(4)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这粒子符号的右下角应为13,每个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则该粒子应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题目】菱镁矿中主要含MgCO3、FeCO3和SiO2。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菱镁矿属于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流程中滤渣a主要成分是___。
(3)写出菱镁矿中MgCO3与稀HC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溶液b→溶液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补充完方程式)____。
(5)溶液c调pH使Fe2+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g2+分离,则调pH的范围应为2.8-__。
已知:物质沉淀的pH见下表:
物质 | Mg(OH)2 | Fe(OH)3 |
开始沉淀的pH | 8.9 | 1.5 |
完全沉淀的pH | 10.9 | 2.8 |
(6)结合流程中的数据计算。
①菱铁矿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不考虑整个流程转化中的损失)。
②MgCl2通电制得的气体的质量____(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 |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 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 | 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
(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题目】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
(知识回顾)用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人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3)写出铁锈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因为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现进行如下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序号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实验内容 | |||
现象 |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 产生红褐色沉淀 |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
①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拓展延仲)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下资料。
(5)如图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超过20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