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15℃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15℃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温至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15℃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5℃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的溶解度变大,但是溶质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5℃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温至0℃,所得溶液a为不饱和溶液,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大。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探秘溶洞的成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于山青、水秀、 洞奇、 石美。其中桂林的奇洞以七星岩、 芦笛岩最为著名。在观赏奇异的溶洞时,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溶洞的形成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主要归功于一种普通常见的物质—石灰岩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地下水长期侵蚀下,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不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见表1),并且碳酸钙的溶解有赖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见图1)。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岩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了解了溶洞的相关知识后,你将会理解那些钟乳石、石笋、石幔等为什么会悄悄地游走、长高、变小,将会更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由图1可获得的信息是 (写出1条即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可根据碳酸钙和碳酸氢钙溶解度的不同鉴别二者

B.碳酸钙和碳酸氢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溶洞的形成实际上就是碳酸钙的不断溶解和析出的过程

(5)关于溶洞,你还想了解的知识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