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答案】C
【解析】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即其化学式为C2H4O2。
A、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正确;
C、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则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D、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即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正确。
故选C。
【题目】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反应过程 | 反应前 | 反应后 |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 34.3g | 32.7g |
A.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 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 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D. 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题目】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小莹和小雨各取三支试管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性。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束后,小莹和小雨将各自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倒入①号、②号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请
编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①号烧杯 | 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填除指示剂外的全部溶质,下同) |
②号烧杯 | 溶液呈无色,没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可能有HCl |
为了确定②号烧杯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雨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
取②号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后,观察到_____,说明溶质中含有HCl。
(讨论交流)
下列试剂中可以代替锌粒达到探究目的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Fe2 O3 B CO2 C Cu
(实验反思)
两位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两烧杯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物的用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