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平房区二模)为加快哈尔滨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的脚步,近年来我市对多条路桥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分析:从各项做法的目的和达成的效果来分析判断.
A、路桥改造可以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B、金属可用喷漆的方法防锈;
C、水泥不是金属材料;
D、路桥的改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答:解:(1)路桥改造后,哈市的交通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利于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故正确;
B、对路桥两侧的金属护栏进行喷漆,既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防锈,是正确的;
C、金属材料是以钢铁为主题的,但水泥不是金属材料,故错误;
D、路桥的改造促进了交通,有利于促进哈市经济的发展,故正确;
故选C
点评:城市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保证改造的科学性也是世人的共识,其中相关的化学知识必然会成为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平房区二模)化学反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但有些化学反应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证明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猜想与假设】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与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分工合作,按照如下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方案:先在NaOH稀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
乙方案:用pH试纸测定NaOH的pH,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震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
丙方案:在试管中放入少量NaOH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
【现象与讨论】
(1)按照甲方案进行实验时,滴加稀盐酸后,同学们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明由此得出结论: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认为此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丽提出异议:溶液变为无色也可能是由于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这时,应在溶液中再滴加______溶液,若有______现象,则证明不是酚酞与酸反应导致的褪色.
②小方提出异议:溶液变为无色并不能证明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存在的另-种情况是______;
(2)按照乙方案进行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小明认为可以证明NaOH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丽提出异议:pH逐渐变小,也可能是由于溶液稀释造成的,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反应.请你对小丽的看法作出评价:______.
(3)按照丙方案进行实验时,同学们看到氢氧化钠固体消失了,认为发生了反应.小方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理由是:______.
小明用手摸了摸试管外壁,试管比较热,他认为不仅发生了反应,而且也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小方思考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看法,因为______.
【反思与结论】同学们又设计了与以上三种方案原理不同的方案,证明了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