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
①氯气是黄绿色且有毒的气体,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②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
③常温常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问题)
(1)装置B的作用为___.
(2)根据装置C判断:氯气的密度比空气___(填“大”或“小”)
(3)装置D的作用为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发现问题)
制备过程中,因盐酸浓度下降导致反应停止.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测定装置A中反应后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提出两套测定方案如图3所示.
(4)方案Ⅰ中操作m的名称为___,通过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此测定方案是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原因是___;
(5)方案Ⅱ利用图2装置(固定仪器的装置已略)进行测定.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当装置恢复至常温时,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83.5m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
(反思讨论)
(6)为了保证方案Ⅱ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正确操作是:倾斜Y形管,___(填标号)
A 将残余溶液转移到锌粒中 B 将锌粒转移到残余溶液中
(7)Y形管内空气对气体体积的测量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大 Cl2+2NaOH═NaCl+NaClO+H2O 干燥(或烘干) 不可行 残余液中的MnCl2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造成测量值偏大 Zn+2HCl=ZnCl2+H2↑ 残余液中的HCl的质量分数为12.0% B 没有
【解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来制备氯气,制取的气体中常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氯化氢气体;
(2)根据装置C判断,气体长进短出,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3)氯气有毒,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方案Ⅰ:方案Ⅰ中操作m的名称为干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也会与硝酸银反应,故不能用来测定残余液中盐酸的质量,反应不可行;
(5)①方案Ⅱ:将锌转移到残留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③解:设残余液中的HCl的质量为x
X=0.6g
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100%=12.0%
答:残余液中的HCl的质量分数为12.0%;
(6)将锌转移到残留溶液中,反应完毕后,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气体未冷却到室温,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气体体积不再改变;
(7)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Y形管内空气对气体体积的测量没有影响.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