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甲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图乙探究MnO2可加快H2O2的分解
C.图丙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D.图丁验证CaO与水反应放热
【答案】C
【解析】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通过对比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相同,体积相同,能探究MnO2可加快H2O2的分解,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选项中使用的药品分别是红磷、白磷,不能用于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反应后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能验证CaO与水反应放热,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写出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除尽溶液中的CO32- |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试剂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 b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 |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与________反应变质,故应该________保存。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_____.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_____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_____.
(交流讨论)
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 | _____ | 猜想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