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晓彤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g,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g。
请计算:
(1)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4%;(2)4.6%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5g+50g+11.5g-64.3g=2.2g
设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2.2g
x=4.2g,y=2.925g
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4%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4.6%
答:(1)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4.6%。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目的】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 (填粒子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果在它们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能看到的现象是 ;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 |
方案二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写出方案二中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 ,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0 g样品,加入54 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73 g。计算:
(1)将200 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