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SO2 ②2NH3 ③S2- ④Ca2+ ⑤ ⑥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①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⑤
【答案】A
【解析】
①SO2 中数字“2”意义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②2NH3 中数字“2”意义是2个氨气分子;
③S2- 中数字“2”意义是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④Ca2+中数字“2”意义是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⑤ 中数字“2”意义是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
⑥N2中数字“2”意义是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选项正确;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选项错误;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⑤,选项错误;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⑥,选项错误。
故选A。
【题目】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可能是Na2SO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_____,理由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乙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____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丙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 _____ | 猜想二成立 |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废液缸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
(2)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_____。
(3)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如表:
步骤 | 现象 |
第一步:打开_____,液体流下后,快速使其恢复关闭状态。 | 气球膨胀 |
第二步:_____ | 气球又收缩至原来状态 |
请写出导致气球膨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_____;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