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宏观与微观是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角度。可以用“分”与“合”的思想设计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 氧原子
—氢原子 )
实验装置图 | 微观示意图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通直流电。 | 一段时间后,试管a 中气体的体积约为试管 b 中气体的体积的____倍。 | 水由___元素组成。 | ||
切断电源,取出试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 a 中;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b 中。 | 试管 a 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试管 b 中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
____、____ 在方框中画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 点燃氢气,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 | ________。 | 水 分 子 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
【答案】2 氢、氧元素 复燃
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集气瓶内壁有水珠聚集 2:1
【解析】
(1)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由图可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一段时间后,试管a (与负极相连)中气体的体积约为试管 b(与正极相连)中气体的体积的2倍;
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结论及解释: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微观示意图:由生成2个水分子可知,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数为2个,氧分子数为1个,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则图中③处的微观图示为
,④处的微观图示为
;
实验现象: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集气瓶内壁有水珠聚集;
结论及解释: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图装置可以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 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 间后,可观察到挤入到烧杯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过一会略缩小,但不会恢复到原状,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
试剂 | H2O | ______ | ______ | Mg |
图示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第二次气压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3)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 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进行实验操作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