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D.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解析】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溶液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

,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_____(填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写出NaOH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CO2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_____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题目】某未知溶液X,溶质可能是硫酸、碳酸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溶质成分,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X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根据可能存在的溶质的性质,石建设计并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根据B中现象,石建判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_______得出X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的结论。

(表达交流)秦思对石建的实验及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理由是(2_______

(解释结论)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认同秦思的理由,针对石建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继续探究,如上图所示。D—F观察到(3_____________

据此确定石建的结论错误,最终确定了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通过对BD白色固体成分的比较,并结合此实验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还能推断出的结论是(4_______

(问题处理)如何实现废液的绿色排放?

(查阅资料)钡离子有毒

(问题解决)通过对EF溶质成分的判断,裘臻将EF溶液混合,若混合后废液恰好符合排放标准,最终排放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___________(填符号)。

(归纳总结)经历上述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当所加试剂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溶质(或离子)都能发生反应且产生相同的现象时,要考虑(6_____ 。确定溶质的思路是:根据实验事实与证据可确定(7 ___________,并据其确定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