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B和E组成元素相同,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_____,B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O2 C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B和E组成元素相同,E与木炭反应能生成B,则E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A是碳,在氧气充足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1)由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CO2;B的化学式:CO;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Ca(OH)2=CaCO3↓+H2O。
【题目】某学习小组做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该反应的应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一:氧气;空气成分二:氮气;空气成分三:水蒸气;空气成分四:二氧化碳。
(实验一)镁与氧气的反应
(一)制取氧气并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中采用如图1、2所示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0.1 | 0.2 | 0.33 | 0.4 | 0.5 | 0.66 | 1 | 1.3 | 2 | 3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 1:20 | 1:10 | 1:6 | 1:5 | 1:4 | 1:3 | 1:2 | 2:3 | 1:1 | 3:2 |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 235 | 186 | 162 | 147 | 133 | 117 | 143 | 160 | 211 | 24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_____;
(2)为了完成本实验,方框内应选择图2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字母);
(3)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
(4)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或质量分数)、反应物接触面积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分析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__。
(二)燃烧镁带
将镁带打磨,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方法1:工业上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
方法2:实验室将氨气通过红热的氧化铜,可制得纯净的氮气和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填“方法1”或“方法2”)
(二)燃烧镁带
打磨镁带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实验三)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A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观察到水沸腾后,再点燃B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生成的气体通入肥皂液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
实验结论:镁粉能和水蒸气反应,但装置B中并没有产生黑色固体
(探究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理得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