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淮安)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是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错误;
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叙述正确;
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叙述正确;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吴中区二模)根据下列所给情景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硫酸铜溶液,再加入4-5滴10%NaOH溶液,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几滴10%葡萄糖溶液,再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生成.请问这个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没过量;
氢氧化钠没过量;

(2)为测定某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用已知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之反应,通过测定消耗稀盐酸的体积来测定某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均以1.0g?mL-1计).现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并滴入2-3滴酚酞试剂,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溶液红色褪去时,稀盐酸和NaOH溶液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稀盐酸已经过量,请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恰好完全反应,还是稀盐酸已经过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一滴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变红,则证明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不变红,则说明稀盐酸过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一滴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变红,则证明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不变红,则说明稀盐酸过量

(3)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为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2012?北塘区二模)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
利用石灰石粉(含杂质主要是MgCO3、MgO)和海水晒盐后的精制卤水(主要含有MgCl2)为原料,生成具有阻燃作用的Mg(OH)2和副产品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池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Ca(OH)2+MgCl2=Mg(OH)2↓+CaCl2
Ca(OH)2+MgCl2=Mg(OH)2↓+CaCl2

(2)在反应池Ⅱ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盐酸并使MgCl2转化为沉淀
除去过量的盐酸并使MgCl2转化为沉淀

(3)由溶液制取氯化钙晶体的操作有:a.过滤洗涤;b.蒸发浓缩;c.冷却结晶,流程中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的对应顺序是
D
D
(填“A”或“B”或“C”或“D”).
A.a  b  c         B.b  a  c         C.c  a  b        D.b  c  a
(4)在洗涤过程中,证明沉淀完全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请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少量Na2C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少量Na2C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洗涤干净

(5)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