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用如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燃烧匙内放有红磷。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结论。
(2)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
(3)若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2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_。
(5)图2是小花对实验的改进装置:
小花用白磷代替红磷燃烧进行实验,(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实验的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2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填写序号)
A.冷却集气瓶 B.液封导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烧杯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不足 装置漏气 不成功,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不成功 先下降后上升 70ml A,B,C
【解析】
(1)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中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故通过对烧杯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结论;
(2)实验中剩余气体的性质为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为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反应前后集气瓶中压强几乎不变,故不能成功;
(5)白磷燃烧放热会导致空气膨胀,使水进入导管中,使液面下降,冷却后,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使水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液面上升,故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150mL-50mL)×1/5=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20mL+50mL=70mL;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冷却集气瓶,液封导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题目】甲烷是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的开发和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天然气使用不当时,也会引发极大的灾害。几位同学想探究甲烷燃烧时会生成哪些物质,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物 猜想 | 甲 | 乙 | 丙 | 丁 |
CO2、H2O | CO、H2O | NH3、CO2、H2O | CO2、CO、H2O |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2)A、B装置的顺序______颠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现象是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现象是______,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5)请写出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与交流)
(6)大气球的作用是______,还可以换成______。
(7)为避免天然气燃烧生成有毒气体,请你给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提出建议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