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____,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2)B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C实验中烧杯_____(填编号)中的溶液变红.
【答案】4P+5O22P2O5;
; ①②③④;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①.
【解析】
(1)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反应的方程式是:4P+5O22P2O5.通过该实验得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红磷过量或足量、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由于教室内人数较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选用教室内的空气,测定的结果不准确;
(2)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3)通过烧杯①与烧杯③的对比发现,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烧杯③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是氨水让酚酞变红而不是其它物质让酚酞变红,而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混合,从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会儿再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前的质量/g | 4.8 | 112.6 | 118.4 |
反应后的质量/g | 8.0 | 112.4 | 118.4 |
(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实验Ⅱ中反应后烧杯内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减小,原因是_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
(4)实验I、Ⅱ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