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人类制取并利用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
(1)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公布,该黑洞影像是被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的虚拟望远镜网络捕捉到的。如图1所示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选择角钢而不用纯铁作塔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角钢中含有锰(Mn)和硅,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锰的化合物中锰元素显+2价。请写出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图1
(2)铝合金反射镜面不易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一条防止金属锈蚀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图2(部分产物略去):
①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结合下表数据设计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将粗锌放在容器中加热,控制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__,收集锌蒸气,冷却后可得到纯净的锌。
物质 | Zn | Pb | C |
沸点/℃ | 907 | 1749 | 4827 |
【答案】角钢硬度更大(或角钢更耐腐蚀等合理即可)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被进一步锈蚀 涂油漆(或镀一层金属、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CO 907℃-1749℃
【解析】
(1)纯铁质软,钢是铁的合金,比纯铁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因此塔架用角钢制作;由题意得,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其表面,阻止内部铝被进一步氧化,所以不易锈蚀;金属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水同时接触,因此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涂油漆、镀一层金属、制成合金等。
(3)①焦炭与过量的空气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来冶炼金属,所以Y为CO;
②由于锌的沸点为907℃,因此锌在907℃-1749℃的范围内变为气态,而铅和碳不会变为气态,故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将粗锌放在容器中加热,控制温度在907℃-1749℃,收集锌蒸气,冷却后可得纯净的锌。
【题目】碘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推广使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如图是某碘盐标签的一部分。为了测定该食盐中氯化钠的含量,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图像及数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 乙 | 丙 |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 20 | 10 | 10 |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150 |
反应后所得的沉淀的质量(g) | 23.06 | 23.06 | 23.06 |
(1)成年人缺碘易导致_____________,曲线中a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
(2)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则在使用加碘盐时应注意__________,根据标签信息计算,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最多为_________mg/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计算该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题目】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某铜镁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该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1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 1 | 2 | 3 | 4 |
加人稀硫酸质量/g | 35 | 35 | 35 | 35 |
剩余固体质量/g | 9.1 | 8.2 | a | 6.5 |
(1)该铜镁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第4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
(2)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计算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的曲线图________。
【题目】我市庐江县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石灰石样品质量 |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总质量 |
20g | 140g | 153.4g |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