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A.N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B.四种粒子均表示原子
C.四种粒子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D.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答案】A
【解析】
A、N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W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N元素和W元素分别显+3价、-1价,则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①②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阳离子;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④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四种粒子中K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属于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D、M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N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W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在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题目】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能发生反应。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 |
2 | 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 现象A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
(1)现象A为:_________。
(2)对于不同的实验结果,小组经讨论认为实验_______(填“1”或“2”)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
乙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另一份未盖好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这一反常现象,他们得出该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二: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样品质量为M克,最后测得实验后C瓶质量增加了N克,根据M、N,可计算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没有B装置,则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中,待A中反应结束后,需通入充足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1)A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O2可用排水法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 | (1)B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长颈漏斗底端伸入液体内的原因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