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③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A<B;增加溶剂;20%;降温结晶
【解析】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增加溶剂;③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④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所以答案是:①A<B;②增加溶剂;③20%;④降温结晶.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和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以及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的理解,了解饱和和不饱和的转变方法: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题目】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
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稀盐酸的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① | 20 | 16.25 |
② | 40 | 12.50 |
③ | 60 | m |
④ | 80 | 5.00 |
⑤ | 100 | n |
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2)表格中m= ______g,n=______g;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