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答案】离子 得到 34 最外层的电子数
【解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故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查阅资料)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实验准备)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色;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以上现象说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填“空气”、“水”或“氨水”)。
(进行实验)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装置如下图)。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烧杯A | 烧杯B | |
现象 | _______ | _______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主要能证明分子具有的一个性质是______。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现象分析)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