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的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2℃时,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_____________。
(2)t2℃时,将质量为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
(3)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
(4)t1℃时,在不改变溶质和溶剂的条件下,若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a>b>c 75g 降温结晶 升高温度
【解析】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质量为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5g;
(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在不改变溶质和溶剂的条件下,若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1)Na2O(2)碳酸钠
(3)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 | 白色物质 为氧化钠。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_______ | 白色物质 是碳酸钠。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个)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试剂的标签破损不清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 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酸;
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碱;
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盐;
(1)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丙同学证实该物质是一种氮肥,则化学式是_____;
(3)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氯化钾 | 氯化钙 | 氯化钠 | 氯化镁 | 氯化铝 | 氯化锌 | 氯化亚铁 | 氯化铜 |
KCl | CaCl2 | NaCl | MgCl2 | AlCl3 | ZnCl2 | FeCl2 | CuCl2 |
反思:
①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也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与上述盐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名称:_____。
(4)小组同学探究: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a.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b.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