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②无明显变化。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②熟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因此实验室中应  保存。
[数据处理]将10g已经全部变质的熟石灰粉末(即CaCO3)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5.6g。

计算: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    g;
②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粉末全部变质生成了CaCO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③产生大量气泡,滤渣全部溶解。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①滤液变红。    ②Ca(OH)2+CO2=CaCO3↓+H2O,密封。
[数据处理]计算:①4.4g ;7.3g;    ②14.6% 。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猜想二、三故[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粉末全部变质生成了CaCO3; [设计实验]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滤渣全部溶解。[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因为是部分变质,故含有氢氧化钙,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滤液变红;②熟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因此实验室中应密封保存。
[数据处理]
解:①由题中叙述可知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能生成二氧化碳为X,需要氯化氢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g    Y                  X
100:44=10g:X           100:73=10g:Y
X=4.4g                    y=7.3g
②有反应后的溶液可知加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5.6g+4.4g-10g=5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g/50g×100%=14.6%
答:能生成二氧化碳为4.4g,需要氯化氢为7.3g,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使用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Ⅰ
 
表中,化学方程式Ⅰ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
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
现象Ⅰ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现象I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
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
猜想①:只有Cu;猜想②:只有      ;猜想③:是Cu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2)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小蒋同学初步分析表中的数据后,马上得出猜想      (填“①”“②”“③”)肯定不正确,理由是   
(3)小林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 先断开A和B的连接,你认为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实验后小组内有同学指出:上图装置未进行尾气的处理。于是有同学设计了用右图装置代替原装置,则C装置的作用有    (至少答两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