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为_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于_____(填“甲”或“乙”)曲线;若将50℃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25℃,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5g 降低 乙 大于
【解析】
由溶解度图像可知:甲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5g;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降低温度;
常压下,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也减小,类似于乙曲线;
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若温度降低到25℃,甲物质析出固体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溶解度降低,质量分数减小,乙物质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增大,但质量分数不变,但50℃时乙的溶解度小于25℃时甲的溶解度,即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大于乙。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常使用仪器G来收集气体,若现在要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可能是________。
(4)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带火星的木条 | 不变 | 稍亮 | 复燃 | 复燃 |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F所示),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