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高粱酿酒 B. 石头雕刻 C. 炸药开路 D. 牛奶发酵
【答案】B
【解析】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石头雕刻过程中只是石头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炸药开路过程中炸药发生了爆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牛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1)【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 乙 组 | |
实验 | ||
实验 | 有气泡产生, | , |
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 |
(2)【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
(3)【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
(4)【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种元素组成.
【题目】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 如果 | 则盐酸过量 |
如果 |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