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围绕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问题,同学们展开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知:NaOH变质生成Na2CO3;Na2CO3溶液的pH>7.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
丙同学欲证明变质的固体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查阅资料知:NaOH变质生成Na2CO3;Na2CO3溶液的pH>7.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不能
,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
稀硫酸(或盐酸)
.丙同学欲证明变质的固体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除尽混合物中的Na2CO3 | (1)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 ||
证明固体中存在NaOH |
向(1)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分析:甲同学:NaOH的变质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生成了Na2CO3.而碳酸盐溶液呈碱性,根据酚酞的性质可判断甲同学的有关问题.
乙同学: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所以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回答.
丙同学: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因此想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得先把碳酸钠除去,因此先用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试液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可根据物质的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作答.
乙同学: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所以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回答.
丙同学: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因此想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得先把碳酸钠除去,因此先用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试液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可根据物质的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作答.
解答:解:甲同学:NaOH的变质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生成了Na2CO3.而碳酸盐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酚酞与碱性溶液都变红色.
故答案为:不能;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
乙同学: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根据题意加入物质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所学知识碳酸钠与酸反应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为稀硫酸或稀盐酸.
故答案为:稀硫酸(或盐酸)
丙同学: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因此想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得先把碳酸钠除去,因此先用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CaCl2+Na2CO3═CaCO3↓+2NaCl,再用酚酞试液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不能;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
乙同学: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根据题意加入物质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所学知识碳酸钠与酸反应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为稀硫酸或稀盐酸.
故答案为:稀硫酸(或盐酸)
丙同学: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因此想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得先把碳酸钠除去,因此先用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CaCl2+Na2CO3═CaCO3↓+2NaCl,再用酚酞试液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除尽混合物中的Na2CO3 | (1)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CaCl2溶液 | 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
CaCl2+Na2CO3═CaCO3↓+2NaCl |
证明固体中存在NaOH | 向(1)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NaOH=Na++OH- |
点评:本题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设计是中招中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对此要认真分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