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学习化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请你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1)如图中铜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铜片能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2)如图表示把一根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铜_____银(填“>”、“<”或“=”),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如图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答案】29 延展性 > 减小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1)图1中铜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9,铜片能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故填:29;延展性。
(2)把一根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是因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银;
反应过程中,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故填:>;减小。
(3)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烧。
(知识回忆)写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问题1)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CO2使蜡烛熄灭;
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导致蜡烛熄灭;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_____。
(实验1)向一只装有燃者蜡烛的烧杯中加入100℃水,另一只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若观察到_____的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查阅资料)水雾产生与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关,并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产生的水雾越多。
(问题2)为什么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水雾越多呢?
(实验2)分别向三只烧杯依次加入MnO2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同H2O2溶液测定温度变化。
H2O溶液 | 5% | 10% | 30% |
温度变化曲线 |
(解释与结论)
(1)该对比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
A H2O2溶液的初始温度相同 B 反应开始的时间相同 C 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
(2)根据实验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__。
【题目】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靠点燃氧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方法产生大量的能量,能量所带来的冲击波成功把地球推离危险轨道。小金想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他了解到可燃性气体都有爆炸极限,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会燃烧。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实验室制取氢气类似的装置,如图甲,用矿泉水瓶收集体积分数分别是5%~100%的氢气若干瓶;
步骤2:将瓶子倒扣后打开瓶塞,架在火柴梗上,如图乙,用另一根火柴点燃氢气,实验现象如表:
H2体积分数/%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点燃时的现象 | 不燃不爆 | 弱 爆炸 | 强 爆炸 | 强 爆炸 | 强 爆炸 | 强 爆炸 | 强 爆炸 | 弱 爆炸 | 安静燃烧 | 安静燃烧 |
(1)步骤1中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50%氢气的方法是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______;
(3)小金觉得上述结论的范围还可以更加精确,下一步操作是______。